赏析一:
本文是对佚名古词《汉宫春》的一篇赏析。该词是末位收录在赵汝茪的九首词中,与前八首形成鲜明对比。前八首多是写女子伤春怨别的闺情之作,而本词则表现了一种感时忧世、感慨伤怀的情调,有着悲凉的色彩。可以看出,词人已从生活优裕的宗室子弟沦为隐居的隐者,情调哀痛沉郁。
开篇的“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一句,形象地说明了词人身世的零落和隐者生活的实际。荷衣之于隐者,是代表着避世绝俗的符号。荷衣既然已经着破,使得读者更能深刻感受到词人身世的衰落。同时,“西风吹我,又落西湖”这一句,则表达了词人回到故地的思绪。此处的西湖,不仅是美景,还有着词人对故人往事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叹。而“旧时饮者”、“故人”的称谓,则更加深刻地表现了这种怀念之情。
在全词中,“汉宫春晚凝碧”一句是重要的转折点,它揭示了词人的身世与社会背景,使得这首词具有了历史厚重感。此句中,“汉宫春”指的是晚春的气氛,但也可理解为古代帝王炎黄之后的汉朝春色,是对古代辉煌的回忆。而“晚凝碧”则暗示着时代的沉寂和落寞,与前半段的情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的来说,这首词体现出了词人对身世的无奈和对时代变迁的感叹,情感哀痛沉郁。通过对词人自身形象、词中所描述的景象以及文化符号的运用,本词表现了广泛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是一首典型的宋词佳作。
诗文: 着破荷衣,笑西风吹我,又落西湖。湖间旧时饮者,今与谁俱?山山映带,似携来、画卷重舒。三十里,芙蓉步障,依然红翠相扶。
一目清无留处,任屋浮天上,身集空虚。残烧夕阳过雁,点点疏疏。故人老大,好襟怀,消减全无。慢赢得,秋风两耳,冷泉亭下骑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