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本文讲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叛乱,张巡和许远在河南商丘死守抵御叛军,起到了保卫江淮的屏障作用。而后韩愈因谏言被贬到潮州担任刺史,在潮州期间作出了许多好事,其中他还撰写了《张中丞传后叙》表彰张许二人的功烈。为了纪念张许二人,潮州人民特地建立了祠庙,并选址在县东郊东山山麓。南宋时期,文天祥驻兵潮阳,拜谒张许庙,感慨万分,发表了这首词。
这段历史背景发生在唐朝的天宝年间。当时安禄山起义,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危机。而张巡和许远作为当地的官员,毫不畏惧,奋勇抵抗叛军,为平叛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忠诚和勇敢让人们铭记于心,历代文人也为他们写下了不少赞颂之词。
而后,韩愈因谏言被贬到潮州。在这个人生低谷的阶段,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发扬光大自己的职业精神,为潮州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为张许二人撰写的《张中丞传后叙》也是一篇珍贵的历史文献,向后人传承了张许二人的英名和功绩。
为了纪念张许二人的奋斗精神,潮州人民建立了张许二人的祠庙,并选址在县东郊东山山麓,供后人祭拜。南宋时期,文天祥驻兵潮阳,对张许二人的英雄事迹深感敬仰,便前往祠庙膜拜,并作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词。
这段历史背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忠诚、勇敢、坚持不懈的价值观。张巡、许远、韩愈等人都是勇于担当,不畏艰险的代表,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诗文: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
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
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
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