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
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
骂贼睢阳,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
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
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
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译文及注释:
为儿子死而表现孝顺,为君主死而表现忠诚,死亡又有何妨。
自古以来,人们的气质和品德都不完美;君臣之间的义气缺乏,谁能拥有坚定的意志。
咒骂睢阳的叛徒,热爱君主许远,留下永恒的声名。
后来的人,没有像二位公爵那样的高尚品德,也没有经过百炼的坚强意志。
人生短暂,转瞬即逝,为何不做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
如果当时卖国,甘愿投降敌人,受到人们的唾弃,如何能留下美名。
古老的庙宇幽静肃穆,仪态庄重,枯木和寒鸦在夕阳下凝视。
在邮亭下,曾经有一个奸雄经过,仔细思考。
注释:
为子死孝:为了孝顺自己的父母而不惜牺牲生命。
为臣死忠:为了效忠于君主而不惜牺牲生命。
死又何妨:表示对死亡的不畏惧。
自光岳气分:指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暗示人的行为也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士无全节:指即使是有志向的人,也难免会有违背原则的行为。
君臣义缺,谁负刚肠:指在当时的社会中,君臣之间的忠诚和义气已经不再被重视,这让有志向的人感到失望和无奈。
骂贼睢阳:指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李靖的将军在睢阳城中击败了叛乱的军队,表现出了忠诚和勇气。
爱君许远:指对君主的忠诚和热爱。
留取声名万古香:表示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被后人所铭记和传颂。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指后来的人很难像古代的名人一样有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仰。
人生翕歘云亡:指人生短暂,转瞬即逝。
好烈烈轰轰做一场:表示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指如果自己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做出了卖国的行为,即使得到了一时的荣华富贵,也会被后人所唾弃和谴责。
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描写了一座古老的庙宇,寓意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
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指在这个地方曾经有过一位奸诈的人物经过,提醒人们要警惕和思考。
译文及注释详情»
鉴赏:
这篇文章是一篇关于文天祥的鉴赏。文章先引用了一段“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的话语,寓意人能够在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的同时,视死如归,至死不渝。接着,文章联系了《易·序卦》中的内容,指出儒家思想强调孝道和忠诚是生命之本,是道德之根本。这些思想对于文化传承有着重要的价值。
随后,文章讲述了文天祥被元朝扣留时坚决抗议,表现出他的忠诚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忠诚不仅是对家族的忠诚,更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诚。这与孝道和忠诚的儒家思想紧密相连,说明了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最后,文章赞美了张巡和许远两位英勇的将领。他们在安史之乱时期奋勇抵抗,坚守阵地,展现了轰轰烈烈的血战精神。张巡、许远等人为了民族的利益,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树立起永恒的英雄形象。
总之,这篇文章通过讨论孝道、忠诚等儒家思想,以及文天祥和张许等英雄人物的事迹,深刻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和人物精神的尊重,展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鉴赏详情»
创作背景:
本文讲述了唐玄宗天宝年间,安禄山叛乱,张巡和许远在河南商丘死守抵御叛军,起到了保卫江淮的屏障作用。而后韩愈因谏言被贬到潮州担任刺史,在潮州期间作出了许多好事,其中他还撰写了《张中丞传后叙》表彰张许二人的功烈。为了纪念张许二人,潮州人民特地建立了祠庙,并选址在县东郊东山山麓。南宋时期,文天祥驻兵潮阳,拜谒张许庙,感慨万分,发表了这首词。
这段历史背景发生在唐朝的天宝年间。当时安禄山起义,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危机。而张巡和许远作为当地的官员,毫不畏惧,奋勇抵抗叛军,为平叛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忠诚和勇敢让人们铭记于心,历代文人也为他们写下了不少赞颂之词。
而后,韩愈因谏言被贬到潮州。在这个人生低谷的阶段,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发扬光大自己的职业精神,为潮州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为张许二人撰写的《张中丞传后叙》也是一篇珍贵的历史文献,向后人传承了张许二人的英名和功绩。
为了纪念张许二人的奋斗精神,潮州人民建立了张许二人的祠庙,并选址在县东郊东山山麓,供后人祭拜。南宋时期,文天祥驻兵潮阳,对张许二人的英雄事迹深感敬仰,便前往祠庙膜拜,并作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词。
这段历史背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忠诚、勇敢、坚持不懈的价值观。张巡、许远、韩愈等人都是勇于担当,不畏艰险的代表,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做儿子的能死节于孝,做臣子的能死节于忠,那就是死得其所。
注:孝和忠都是古代的一种美德,儿子要孝敬父母,臣子要忠于国家和君主。一个人能够死在这种美德中,就是死得其所。
安史乱起,正气崩解,不见尽忠报国之士,反多无耻降敌之徒,士风不振,大义不存。
注:唐朝时期,安史之乱爆发,很多人失去了对国家的忠诚,不少忠臣为了真理和正义牺牲了。
张巡骂贼寇直到双眼出血,许远温文尔雅爱君能守死节,他们都留下万古芳名。
注:张巡和许远都是唐朝著名的忠臣,他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守自己的信仰,表现出强烈的忠诚精神,留下了不朽的名声和功绩。
后来的人已经没有他们那样的操守,那种如百炼精钢似的精诚。
注:后来的人已经没有了张巡和许远那样的坚守个人信仰和国家利益的品质。这种品质就像百炼精钢一样坚韧不拔,极为难得。
人生短促,转眼生离死别。更应该轰轰烈烈做一番为国为民的事业。
注:人的生命和时间都很短暂,所以要珍惜时间,为国为民做出一番成绩和事业。
如果他们当时甘心投降卖国,则必受人唾骂,以至遗臭万年,又怎么能够流芳百世呢?
注:一个人如果放弃自己的尊严和荣誉,甘心投降卖国,就会为人所唾弃,留下恶名,不可能流传到后世。
双庙幽邃深沉,二公塑像庄严典雅。夕阳下寒鸦枯木示万物易衰,而古庙不改。邮亭下,如有奸雄经过,面对先烈,则当仔细思量、反躬自省。
注:双庙指的是文天祥和岳飞的庙宇,古庙寓意永恒不变。作者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名人和先烈的敬意和自省。
译文及注释详情»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未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至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 文天祥的著作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他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民族英雄,他的著作描述了抗元的英雄事迹,反映了南宋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被誉为“南宋第一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