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译文及注释:
几日随风北海游:几天随着风向北海游玩,
回从扬子大江头:回程从扬子江的源头返回。
臣心一片磁针石:我的心就像一块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只有指向南方才会停止不动。
注释:
几日:几天。
随风:随着风向。
北海:指中国北方的海洋。
扬子:指扬子江,中国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
大江头:指长江的源头。
臣心:指作者的心。
磁针石:指磁铁,古代用于指示方向的工具。
不指南方:不指向南方。
不肯休:不停止。
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文天祥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在他赣州知州任上,深受百姓的欢迎。然而,当他看到蒙元政权的残暴统治和对汉族文化的摧残时,决定以自己的家产充军资,起兵抗元。他带领士兵入卫临安,不久后就被任命为右丞相。然而,在赴元军谈判的途中,他却被扣留并拘押北行。尽管他身陷囹圄,但他从未放弃抗争。后来,他成功脱险南归,率领士兵继续抗击元军。
景炎元年(1276),文天祥在从南通往福州拥立端宗以力图恢复国家的途中,作出了《扬子江》一诗,表达了自己坚定的志向。该诗以婉转动人的词句,歌颂了扬子江的壮美景色,表达了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不幸的是,文天祥最终还是被俘虏,并被关押在狱中长达四年之久。在狱中,他坚持不屈,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信仰。最终,他因为不屈不饶而被害,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文天祥的事迹鼓舞着许多后来者,让我们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捍卫国家利益的必要性。他的《扬子江》一诗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奋发向上。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
文天祥、汉字译文、元兵、扣留
被元兵扣留数日[[1]],终于脱险回到南方。臣的心好似一块磁铁,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译文详情»
文天祥简介: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未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至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 文天祥的著作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他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民族英雄,他的著作描述了抗元的英雄事迹,反映了南宋人民的英勇斗争精神,被誉为“南宋第一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