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隐士和政治家,被誉为“竹林七贤”之一。他在享年56岁时,因为对东晋朝廷的失望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选择了归隐田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经历了前半生的丰富多彩,陶渊明在此后的生活中反而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了生命的意义和珍贵。
据《宋书·陶潜传》所载,在陶渊明归隐后的某年重阳节,宅边的秋菊正开,然因家贫无酒,遂在菊花丛中坐了很久,正在惆怅感伤之际,忽然做江州刺史的王宏派人送来了酒。这个意外的礼物令陶渊明备感惊喜和感动,他畅饮醉倒,颓然自放,表现了他不受拘束,纯任自然的天性。这件事情也成为陶渊明后来一首著名的诗《饮酒》(《九日重阳与故人痛饮赋》)的灵感来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句,但却表达了陶渊明对自由、自然的追求,以及在归隐后重新认识生命的珍贵和人生的真谛。它的创作背景也证明了陶渊明是一个独立思考、自由精神充盈的艺术家,他并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是坚持自己心中的自然之道,从而创作出许多充满人文关怀和生命气息的著作。
诗文: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余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