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篇诗的作者是佚名,但实际上是由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所作。据记载,这首诗是于唐肃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在成都草堂所作。当时,严武任成都尹并兼御史中丞,他和杜甫是旧交老友,在生活上给予杜甫非常大的帮助,两个人的关系也非常亲密。
在这首诗中,杜甫抒发了对严武和他们之间的友情的感慨和赞美。他描述了与严武相聚的情景,描绘了一片春日郊外的美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他也称赞了严武作为一位好官的才干和品德,深深地感动了他。
这篇诗是杜甫的真实写照,他笔下的严武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唐代诗人的豪情壮志和情感细腻,也能够感受到当时社会风貌和人文气息。这篇诗被视为杜甫晚期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杜甫诗歌的满腔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诗文: 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
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
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语多虽杂乱,说尹终在口。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
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