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望天门山》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李白所作,是他在经历了一系列动荡和辗转的旅途后,初次见到长江上游的名山――天门山时有感而发的。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记载,当时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被这峻峭奇险的山峰和汹涌澎湃的长江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他用自己激情澎湃的心境,借助诗歌这一载体,抒发出了自己对这美景的深深感受。
李白是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以其豪放的情感和自由的思想为后来的诗歌家所推崇。他的诗眼界宏阔,笔触独特,常常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神韵。在《望天门山》中,李白不仅描绘了天门山壮美的景象,更体现出了自己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深深热爱、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感和豪放洒脱的性格特点。这首诗作为李白代表作之一,不仅在唐代广为流传,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后人的诗歌创作。
诗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