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伯兮》是一首古代诗歌,作者佚名。据《毛诗序》的解释,这首诗的题旨是“刺时也”,意思是批判政治上的不正之风。在这首诗中,女主人公对自己丈夫长期从军的困境和家庭生活的牵连感到焦虑和担忧,表达了对于理想政治的希望。尽管实际上在诗中并没有明确地表现出政治批判的内容,但是作者所体现的儒家政治理想却符合女主人公的愿望。
《郑笺》提到,《伯兮》中的“伯也”指的是某个人名,他是“王前驱久”,也就是作为君王的先锋长期在战场上作战。由于长期离开家乡,在过去的文化背景下,他的家人应该非常思念他。这样的情形与女主人公的心理感受相符合,因此她的“忧其烬余”和“哀其孤矣”也是符合时代背景的。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妇女的思念和牵挂,并揭示了政治理想的重要性,反对了过度强调战争和征役的社会倾向。虽然在当时这种理想政治并未被广泛实践,但是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愿却在后来的历史中引起了共鸣,并成为了文化传统中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