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羔羊》作为《诗经》中的一篇,整体反映了中国周代至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的面貌。这五百年间,中国社会历经了繁盛与衰落、战乱与和平的交替,而《羔羊》一诗则以它温馨感人的意境,反映出当时在位官员与老百姓和谐相处的情景。 据传,中国周代时期的政府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这些官员都会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呈交给太师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以作为施政的参考。而《羔羊》一诗,便就诞生于这样一个背景下。作者佚名,但在《诗经》的整体叙事中却成了黄金时期的代表之一。 《羔羊》的主题是和谐相处与友爱,表现了当时在王朝贵族圈内和平相处的状态。这首诗的意境十分温馨,将羊群放到田野里吃草,让牧羊人和他的新婚妻子一起来到田野,享受田园生活的美好。这种景象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安定和平的状态,也显示了人类关心和爱护动物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总之,《羔羊》作为《诗经》中的一篇,虽然只是一首简短的诗歌,却展现出中国周代至春秋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今天的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秩序、道德伦理和人生观的窗口。


诗文: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相关标签:诗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