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该篇文章是关于张元干所作《梦绕神州路》词的创作背景。该词作于绍兴十二年(1142),是在南宋灭亡后,士大夫南渡的这个时期中,慷慨悲壮的志士们名篇纷呈的时代背景下创作的。 据了解,张元干为胡铨的友人,胡铨因反对“和议”并请求斩杀秦桧等三人而被贬至福州。之后,他再次遭遣,除名编管新州(今广东新兴)。而张元干正是在胡铨壮行之际,为表达自己的忠义之情,以及对南宋灭亡的忧虑和痛惜之情,创作出了这首《梦绕神州路》。 在该词中,张元干用悲愤痛苦之情,借助胡铨的遣返之事,以“梦绕神州路”的词句表达了自己对中原没有复兴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怅秋风”三句,深刻描绘了南宋时期的困境,体现了故都汴州已经荒凉和九州之土变成沉陆的现实,以及中原人民遭受痛苦的局面。 然而,由于该词慷慨愤激,充满了忠义之气,对南宋灭亡和时局困境提出了尖锐的质问。因此,张元干因此词被捕入狱,并被削职为民。在这种背景下,《梦绕神州路》更加体现出了张元干的忠臣义士之风,也表明了他的坚定信仰和献身精神。 因此,从胡铨的遣返事件到词作者的命运,再到南宋灭亡之时的动荡和困顿,这些历史事件、个人遭遇和社会背景,都深刻影响了《梦绕神州路》词的创作和表达,使其成为了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一个经典之作。


诗文: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