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阻雪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孟浩然、创作背景、落第、失意 孟浩然的诗歌以其婉约含蓄、深入人心的风格而广受欢迎。其中,他以山水田园为主题的诗歌被誉为“孟派”诗歌,是唐代诗歌中的重要流派之一。 此篇《南归阻雪》是孟浩然在落第后失意归来行至南阳北所作,表达了他在困顿和失落中的孤独、无奈和渴望。据文献记载,孟浩然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曾数次参加进士科考试,但都没能及格。此时,他正处于自我怀疑、沮丧和无助的状态,对未来也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然而,他并没有因失败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选择用笔墨记录下自己内心所经历的艰辛和磨砺。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极具感染力的描写表现出对故乡和自然的眷恋和喜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和无助。这种坦诚的语言和深入人心的情感,让这首诗成为一篇优秀的抒情诗。 此外,这首诗还反映出唐代生活环境下的现实困境。唐玄宗盛世的繁华已经逝去,政治腐败和战乱频发。孟浩然身处其中,对于官场黑暗、人情冷漠以及权力斗争无望的现实感到失落和无奈。他以自己的视角描写了一幅荒漠雪原中的景象,表达出对社会风气和人性的深刻反思和无奈。 总之,孟浩然的《南归阻雪》是一首代表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而且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历史背景。


诗文: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