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锦瑟》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写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当时的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而任盐铁推官,游历江东。这首诗与同名七绝同时出现,以隋炀帝的荒淫无度为切入点,探讨了国家的兴亡和人们的命运。此诗的背景始于隋炀帝的统治期间,他残暴无道,不顾国事,专门修建运河和行宫,耗费巨资。他曾三次前往江都游玩,每次都有数十万人的随行和拖船民夫,沿途锦帆飘扬,香车美女,金玉满堂,场面空前壮观。然而,这些奢靡的游园活动却是以百姓的鲜血和汗水为代价的。最终,隋炀帝遭到弑杀,隋朝灭亡。李商隐以隋炀帝的生平为素材,将中国历史上的兴衰之路写进诗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社会态度。这首诗通过对隋炀帝的讽刺,反映出唐朝时期社会风尚的种种问题,反映了指责当时腐败政治的人们对于国家和民众命运的深刻关切和思考。
诗文: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