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少府的鉴赏

鉴赏
王维的诗歌创作以温婉幽静而脱俗著称。其中,诗作《送友人》是一首描写自己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的诗品,也是他晚年诗风的代表作之一。 全诗以描写情感为主,较少涉及景物描写。在三、四句中,王维隐含了自己对朝政不满的牢骚,通过“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这句话表达了他内心的真实写照。从表面上看,这种消极的态度可能让人感到惋惜,但仔细考虑,“唯好静”的“唯”字却意味着深层次的沉思和清醒。王维此时虽任京官,却已经对朝政失望,开始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并不想同流合污,反而选择了追求内心平静和纯洁,与真心相伴。这种淡定和孤独的境界,使人联想到佛教哲学的禅修境界,也预示着他后来进一步的修行和归隐。 王维早年有过政治抱负,在张九龄任相时,他对现实充满希望。但是,当张九龄罢相之后,李林甫成为朝中奸臣,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面对这个严酷的现实,他既无法同流合污,又无力改变这个局面。在“自顾无长策”的表述中,王维表达了他思想上的矛盾和苦闷。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从未受到迫害,他升官了,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加深了。在这种情况下,“空知返旧林”一句话表达了他的困惑:理想破灭了,归隐何益?然而,正是出于这种无奈和痛苦,他才更加坚定地选择了回归自然和内心精神的净化。 总之,《送友人》是王维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他通过诗歌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选择,借缅怀友人之名,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以温婉幽静的诗风展示了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追求。


诗文: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