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东游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温庭筠的《送别》是一首流传广泛的唐诗,虽然不清楚具体送别的对象,但其中涉及的地名都在今湖北省,可以确定这首诗是温庭筠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被贬隋县尉之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离开江陵东下之前(应为咸通二年秋)的作品。据此可以推测,温庭筠当时可能身处江陵,而且已经五十岁左右。 在唐代,贬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惩罚方式,而温庭筠也曾被贬官。在永贞元年(805年),温庭筠被贬为汝州司户参军,但因其才华横溢,很快就被调到了中央任职。可惜,温庭筠的政治生涯并不太平,后来又多次遭到贬谪,并最终被贬至隋县尉。可以说,温庭筠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波折,而这首《送别》正是在他被贬谪之后,与故土分别之际所写。 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如隋县、江陵等都在今天的湖北省境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境。同时,作者通过描述离别的场景和情感,表现出自己对故土的眷念和无奈之感,让人感受到他的离愁别绪。这首诗的流传广泛,不仅因为其优美的语言和音乐性,更因为它富有感人肺腑的情感,让人对离别和命运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诗文: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