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东游》拼音译文赏析

  • sòng
    rén
    dōng
    yóu
  • [
    táng
    ]
    wēn
    tíng
    yún
  • huāng
    shù
    luò
    huáng
    hào
    rán
    guān
    gāo
    fēng
    hàn
    yáng
    chū
    yǐng
    mén
    shān
  • jiāng
    shàng
    rén
    zài
    tiān
    zhào
    hái
    dāng
    chóng
    xiāng
    jiàn
    zūn
    jiǔ
    weì
    yán

原文: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译文及注释
荒戍:荒凉的城池
落黄叶:黄叶飘落
浩然:豪迈
离故关:离开故乡的关口
高风:狂风
汉阳渡:汉阳渡口
初日:早晨
郢门山:郢门山脉
江上:江边
几人:几个人
天涯:遥远的地方
孤棹:孤独的小船
何当:何时
重相见:再次相见
尊酒:敬酒
慰离颜:安慰离别的心情
注释:
荒戍:荒凉的边疆城池。

落黄叶:指秋天树叶变黄并落下。

浩然:形容气度恢宏、豪迈不羁。

离故关:离开故乡的关口。

高风:形容风势强劲。

汉阳渡:指汉江上的渡口。

初日:指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郢门山:指汉江南岸的山。

江上几人在:指江上有几个人。

天涯孤棹还:指孤独地划着小船回到天涯。

何当重相见:什么时候再次相见。

尊酒慰离颜:举杯饮酒,安慰离别的心情。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送人东游》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诗,写的是诗人在秋风中送别友人的情景和感受。虽然不知道具体送别的对象是谁,但从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可以推断,这首诗应该是温庭筠在被贬谪后,离开江陵前所作。诗人描绘了送别时的凄凉气氛,并表现出对友人深厚的关切和友谊之情。 诗中以“浩然离故关”来表达友人的远志,展示了壮志激扬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颔联的两句话,“初日高风汉阳渡,高风初日郢门山”,描绘出荆山楚水的辽阔壮丽,与友人壮行的场景相得益彰。颈联仿效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手法,将送别的场景与壮行的意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祝愿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感人的笔触勾勒出了送别的场景和情感。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出对友人的牵挂和关切,同时又在送别的场景中展示了天地之间的辽阔和自然的壮美,体现了诗人在写作中追求的时空交织的审美境界。 因此,这首《送人东游》不仅展示了温庭筠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而且也是一首富有思想内涵的经典佳作,深受后人的喜爱和赞赏。 赏析详情»


创作背景
温庭筠的《送别》是一首流传广泛的唐诗,虽然不清楚具体送别的对象,但其中涉及的地名都在今湖北省,可以确定这首诗是温庭筠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被贬隋县尉之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离开江陵东下之前(应为咸通二年秋)的作品。据此可以推测,温庭筠当时可能身处江陵,而且已经五十岁左右。 在唐代,贬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惩罚方式,而温庭筠也曾被贬官。在永贞元年(805年),温庭筠被贬为汝州司户参军,但因其才华横溢,很快就被调到了中央任职。可惜,温庭筠的政治生涯并不太平,后来又多次遭到贬谪,并最终被贬至隋县尉。可以说,温庭筠一生经历了许多挫折和波折,而这首《送别》正是在他被贬谪之后,与故土分别之际所写。 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如隋县、江陵等都在今天的湖北省境内,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情境。同时,作者通过描述离别的场景和情感,表现出自己对故土的眷念和无奈之感,让人感受到他的离愁别绪。这首诗的流传广泛,不仅因为其优美的语言和音乐性,更因为它富有感人肺腑的情感,让人对离别和命运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在荒凉的古垒,(荒戍)在落叶的时分;你怀浩气东去,离别久居乡关。(浩然)高风正好挂帆,直达古渡汉阳。(汉阳渡)待到日出之时,便到了郢门山。(荆门山)你在汉阳那边,还有几个友人?孤舟漂泊天涯,盼你早日归还!不知要到何时,你我才能重见;还是多饮几杯,暂慰别离愁颜。(樽酒) 译文及注释详情»


温庭筠简介
唐朝 诗人温庭筠的照片

温庭筠(801年-866年),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花间派词人。与李商隐、段成式文笔齐名,号称“三十六体”。与花间派词人韦庄合称“温韦”。代表作品《商山早行》,《经五丈原》,《利州南渡》,《苏武庙》,《菩萨蛮》,《梦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