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子·小立红桥柳半垂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创作背景、康熙十三年、卢兴祖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A%B3%E5%85%B0%E6%80%A7%E5%BE%B7/20086)]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字蕙若,号梦觉,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自幼聪慧,13岁时被选入太子读书院,历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但因其在官场上不受重用,于是放弃仕途,转而从事文学创作,成为清代文坛上备受推崇的词人之一。 纳兰性德的一生颇多波折,同样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康熙十三年,他与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卢氏成婚。这段婚姻让他对于生活产生了新的动力和启示。而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留给纳兰性德巨大的悲痛。他为此写下了《浣溪沙·梦后楼台高锁》一词,将自己的心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纳兰性德的词作清新脱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而且在表达内心感受方面尤为突出。他的作品中常常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赋予词作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文学史上,纳兰性德被誉为“卓越的文人”,其词作也成为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一。


诗文: 小立红桥柳半垂,越罗裙飏缕金衣。采得石榴双叶子,欲贻谁?
便是有情当落日,只应无伴送斜晖。寄语东风休著力,不禁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