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军事家,其创作涵盖诗、词、书法、杂文等多个领域,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陆游于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五月除左通直郎通判镇江府,次年离开镇江,此时恰逢他为好友送行,心情感慨,遂在饯别之际,在镇江府西之浮玉亭作了这首《饯行赋离别言志》。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传达了作者对离别心情的凄楚与悲伤。诗中写到“长亭旁的绿树已变得苍黄,送别的筵席上几次举杯话别”,抒发了作者尽管不舍离别,还是在酒宴上不断向离去的朋友敬酒、话别的心情。而后又提到,“常常害怕离别而不忍听那《阳关曲》,更何况如今秋色萧索身是远行人”,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畏惧和痛苦,并以《阳关曲》来代表对那些描写离别的情感作品的厌恶之情。最后,诗中写到“清泪沾湿了罗巾,人人都黯然伤神,一腔离恨就像不尽的江水一样深”,将作者内心反复呼吸的痛楚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词作中的代表之作,以其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思想而闻名于世。其创作背景在当时亦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更是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诗文: 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阳关常恨不堪闻。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一江离恨恰平分。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