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题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创作于宋孝宗淳熙九年(1182年)。当时,辛弃疾因为主和派的弹劾而被罢官,不得不回到信州上饶郡带湖的新居,开始了漫长的归田生活。在此期间,他对于国家的命运和自己的前途感到无比失落和绝望,但同时也有着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热爱和憧憬。
这首词即是在这种情境下创作而成。由于自然和人生的辽阔和短暂性,成为了辛弃疾最大的慰藉和安慰,也成为他在漫长的岁月中所依托的精神支柱。他在此时刻草拟出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来歌颂风景秀丽的建康城和深情厚意的友谊,并以此来寄托对于壮志未酬和不幸遭遇的不屈与坚韧。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不仅反映了辛弃疾在主和派弹劾落职后的心情和境遇,也折射了南宋末年政局的动荡和社会的混乱。同时,它也代表了一个儒家士人在悲观和失落中如何通过文学作品来自我安慰和自我净化、追求内心的高尚与卓越。这种精神力量,影响了当时的文学界,并被后来的文人所推崇。
诗文: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