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台记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生于太原,成长于河北。幼年聪明好学,进士及第后历任诸官职,勤政为民,堪称忠臣。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东坡乐府》、《赤壁赋》、《临安春雨初醒时》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散文之一就是《凌虚台记》。 《凌虚台记》写于宋神宗嘉祐八年(1063年)。当时,苏轼已经担任风翔签判一职,并受命随母至凤翔探亲。在凤翔期间,陈希亮太守在后圃筑台,名为“凌虚”,希望苏轼能为此事作一篇记述。于是,苏轼依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用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写下了这篇杰作。 《凌虚台记》以细腻的笔触、流畅的文辞,描绘了凤翔壮美的山川和太守陈希亮为了观赏终南山而修建的凌虚台。在苏轼笔下,读者仿佛可以看到台子雕刻得栩栩如生,高耸于绝壁之上,台上人们观山登高,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苏轼在《凌虚台记》中并不只是描写风景,更多的是深入思考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他在文中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追求,并提出了“以自然之道,存天理之训”的思想。这种思想具有时代的特点,也打破了儒家传统立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哲学性。 总之,苏轼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许多作品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凌虚台记》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达着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人文精神的提倡,对后世影响深远。


诗文: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