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译文及注释:
国家建在南山下,宜与山相连,以便居住、饮食。四周的山中,没有比终南更高的;而城市中美丽的山,没有比扶风更接近。如果想要接近最高的山,就必须靠近它。但太守的住所,却从未见过山。虽然这不会影响事物的利弊,但自然规律有时也是不合理的。这就是凌虚台的建造原因。
在凌虚台还未建成之前,太守陈公穿着鞋履,在山下漫步。他看到山从树林中拔地而起,像人们在墙外看到头发一样。他说:“这一定有异样的地方。”于是让工人在前面凿出一个方池,用土筑成一个高出屋檐的台子。当人们到达台子上时,仿佛不知道台子有多高,以为山在跳跃奔腾。公说:“这个台子应该叫做凌虚。”他告诉他的下属苏轼,并请求他写下来作为纪念。
轼回答公说:“事物的兴衰成败,无法预知。以前的荒草野田,被霜露所覆盖,狐狸和蛇躲藏其中。那时,怎么会知道有凌虚台呢?兴衰成败,相互追逐,就像台子变成荒草野田一样,都无法预知。让我们试着登上台子看看,向东看是秦穆的祈年和橐泉,向南看是汉武的长杨和五柞,向北看是隋朝的仁寿和唐朝的九成。这些都是当时的盛景,宏伟壮丽,坚固而不可动,难道仅仅比台子高一百倍吗?但是数百年后,想要找到类似的景象,却只能看到破瓦颓垣,已经化为禾黍荆棘的丘陵和田地。更何况这个台子呢?即使是台子也不能长久存在,更何况人事的兴衰呢?它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有人想夸耀自己的时代,那就太过了。因为世界上有足够依靠的东西,不在于台子的存亡。”他说完后,退下来写下了这段话。
注释:
重点词汇注释:
1. 国:指太守的官邸。
2. 终南:山名,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3. 扶风:山名,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
4. 凌虚:台名,意为高出虚空。
5. 废兴成毁:指事物的兴盛、衰落和毁灭。
6. 秦穆之祈年、橐泉:指秦始皇时期的祈年宫和橐泉池,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7. 汉武之长杨、五柞:指汉武帝时期的长杨宫和五柞宫,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
8. 隋之仁寿、唐之九成:指隋唐时期的仁寿宫和九成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
9. 禾黍荆棘丘墟陇亩:指废弃的农田和荒地。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苏轼所写的《陈州凌虚台记》,文章在记述土台修建的经过中,联系到历史的废兴成毁,强调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不能“夸世而自足”,反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这种毫不满足、勇于探求的精神,反映了苏轼思想中对生活积极乐观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一面。与当时一些士大夫的消极颓废、吊古伤今的思想相比,更显得可贵。文章结尾处并没有直接点出究竟什么是“足恃”的东西,使文章更为含蓄而耐人寻味。
《陈州凌虚台记》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文中以自然地形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深入思考自然与人文的关系。苏轼在文中卓有见地地提出了“以自然之道,存天理之训”的思想,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追求,同时也强调人类应该积极向上,追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这是一种积极进取、不断求知、追求真理的精神,与当时一些士大夫浑浑噩噩、消极颓废的思想相比,更加可贵和珍贵。
总之,《陈州凌虚台记》以其深刻的思想和艺术性,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强调了人类应该积极向上,勇于探求、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值得今天读者认真思考和借鉴。
简析详情»
创作背景:
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生于太原,成长于河北。幼年聪明好学,进士及第后历任诸官职,勤政为民,堪称忠臣。同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著有《东坡乐府》、《赤壁赋》、《临安春雨初醒时》等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散文之一就是《凌虚台记》。
《凌虚台记》写于宋神宗嘉祐八年(1063年)。当时,苏轼已经担任风翔签判一职,并受命随母至凤翔探亲。在凤翔期间,陈希亮太守在后圃筑台,名为“凌虚”,希望苏轼能为此事作一篇记述。于是,苏轼依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用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写下了这篇杰作。
《凌虚台记》以细腻的笔触、流畅的文辞,描绘了凤翔壮美的山川和太守陈希亮为了观赏终南山而修建的凌虚台。在苏轼笔下,读者仿佛可以看到台子雕刻得栩栩如生,高耸于绝壁之上,台上人们观山登高,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苏轼在《凌虚台记》中并不只是描写风景,更多的是深入思考自然与人文的关系。他在文中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追求,并提出了“以自然之道,存天理之训”的思想。这种思想具有时代的特点,也打破了儒家传统立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哲学性。
总之,苏轼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许多作品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凌虚台记》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达着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人文精神的提倡,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居住在南山脚下,自然饮食起居都与山接近。四面的山,没有比终南山更高的。而城市当中靠近山的,没有比扶风城更近的了。在离山最近的地方要看到最高的山(即终南山),应该是必然能做到的事。但太守的住处,还不知道附近有山。虽然这对事情的好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按事物的常理却不该这样的,这就是凌虚台修筑的原因(用以观山)。就在它还没有修建之前,陈太守杵着拐杖穿着布鞋在山下闲游,见到山峰高出树林之上,山峰重重叠叠的样子正如有人在墙外行走而看见的那人发髻的形状一样。陈太守说:“这必然有不同之处。”于是派工匠在山前开凿出一个方池,用挖出的土建造一个高台。台子修到高出屋檐才停。这之后有人到了台上的,都恍恍忽忽不知道台的高度,而以为是山突然活动起伏冒出来的。陈公说:这(台)叫凌虚台很合适。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下属苏轼,让我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苏轼回复陈公说:“事物的兴盛和衰败,是无法预料的。这里从前是长满荒草的野地,被霜露覆盖的地方,狐狸和毒蛇出没的所在。在那时,哪里知道今天这里会有凌虚台呢?兴盛和衰败交替无穷无尽,那么高台会不会又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预料的。
注释:
终南山:山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扶风城:古代中国城池名,现在所在地为西安市临潼区。
凌虚台:亦称灵虚台,即终南山凌空而设的平台。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境内。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