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及注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看起来像山岭,侧看像山峰,远近高低都不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貌,只因为身处在这座山中。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名篇。全诗以庐山的山势为主题,通过对山峰的多变形态和不同视角的描绘,展示了庐山壮丽的景象和人们对于认知的局限。
首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四个字写出了庐山形态的多变,把横向和侧向的景象融合在一起,表现出山势的雄浑与壮观。同时,用“远近高低”一词突出了视角不同而感受到的千差万别的景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既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全诗的精髓。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视角的局限和对认知的警醒。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但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同,因此认识的局限是无法避免的。但是,作为一个有志之士,不能被局限于眼前,要勇于探索和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提高对事物的认知水平。
赏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从横向看,它像一座岭,从侧面看,它像一座峰,远近观之,高低不一。
因为身处山中,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真正的面貌。
注释:
横:水平方面看
侧:上下方向看
庐山: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
译文及注释详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颖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郑县)。一生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带、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