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立春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此篇词作于北宋元符二年(1099),当时苏轼因被指与前宰相王安石不和而被贬到了琼州,并被迫担任昌化军的别驾,不得签署公文。他在1097年4月19日离开琼州,7月2日到达了昌化军。这首词是为迎接立春节日所写,表现出苏轼对迎接春天的喜悦和对人间万物慕春的感受。 此时的苏轼已经历过多次官场斗争和失意之后,他所写的文章也更加坦然淡泊,抒发自己的心情。词中提到的“蝶恋花”、“芳草碧连天”等句子,展现了苏轼对春天绚丽多彩、生机勃勃的美好感受。同时,他对自然界风景的描写也揭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的赞叹,这种富有感性色彩的自然观念,在其他一些作品中也有所体现。 总之,此词是苏轼在琼州和昌化军的贬囚生涯中所写,虽然身处险境,但他仍能够以淡然的心态去感受和抒发对春天的喜爱,展现出他独具的文学魅力和情感世界。


诗文: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相关标签:写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