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骚”注解:
“风骚”是一个文学上的称谓,指那些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才华横溢之人。在中国文学史中,“风骚”一词多用于指代《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这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两种优良传统,即“风”和“骚”诗传统。
其中,“风”诗传统强调现实主义精神,即按照现实生活的样式再现生活,通过真实、具体、形象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国风》中的民歌和二雅中的卿士大夫政治讽喻诗充分展现了这种精神。这些诗歌内容上关注现实、揭示现实、批判现实,在表现手法上则善于运用朴素、简洁、巧妙的比喻,来塑造真实、自然又生动的形象,以此抒发情感,反映世态炎凉。这种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后世文学中也得到了承袭和发展,比如两汉乐府民歌、建安曹魏时代的文人诗歌、北朝民歌、唐代杜甫的“诗史”作品以及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等。
总体而言,“风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两种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的传统。在这两种传统的熏陶下,中国古代文学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