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及注释:
李杜的诗篇被万口传颂,但现在已经感到不再新鲜。
江山代代有才人涌现,各自引领文学风潮长达数百年。
注释:
李杜:指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
万口传:广为流传,家喻户晓。
江山:指国家、社会。
代有才人出:历代都有才华出众的人物涌现。
各领风骚:各自在文学艺术领域中表现出色。
数百年: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译文及注释详情»
简评:
这篇文章介绍了一首反映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诗歌,并强调了诗歌应该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作者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而诗歌的发展也应该是具备创新性的。这首诗以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诗歌创作随着时代变化的主题思想与中心,寓意深刻。通过对历史上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作者认为,每个时代都有其标志性的人物,不必为古人所盲目崇拜。赵翼论诗支持诗歌创新,反对被机械模式限制。这篇简评强调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重要性,鼓励诗人们在创作中勇于探索新的可能性。
简评详情»
赏析:
这首诗是《赠汪伦》中的一句诗,通过对历史名人李白、杜甫诗歌的评价,表达了对于创新和个性的呼唤与追求。诗人认为即使是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也有历史局限性,不能代表时代的精神和个性特点。因此,诗人呼唤写作要有时代精神,大胆创新,反对演习守旧。
该诗言犹在耳,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逐渐形成了“江郎才尽”这一词语的含义。它抒发了回荡在每个艺术家心中的生动情感,展现了艺术家对于自由、个性和创新的追求,传达了新时代对于传统规范和束缚的反感,也启示我们在创作和生活中应该全面拥抱“创新”的理念,勇敢地去突破常规,开创新的天地。
总之,这首诗提醒我们不断创新,不停止探索,千万不要被历史束缚住了手脚。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不断进步和完善,这需要我们更多的勇气和智慧来探索未知的领域,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文化与精神。
赏析详情»
写作特点:
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简单明了。赵翼在评价李白、杜甫等大诗人时,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注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2. 直抒胸臆。赵翼不回避自己的看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无脑地跟随权威或者传统。这种勇于表达个人想法的态度,既反映了作者个性的特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个性、鼓励思辨的精神传承。
3. 风格转换灵活。赵翼在文章中先是以李白、杜甫为例分析诗歌创作的伟大成就,接着再过渡到自己的看法,并且表达了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认识。他通过巧妙地运用换位思考,将自己的观点与伟大的古代诗人相互交织,既彰显了他的个性,又符合了中国文学的整体风格。
在总体上,赵翼的写作特点尊重思辨、个性化,善于突出时代性和独立思考,通过诗歌创作这一艺术形式来表达对现实的认识和关注。
写作特点详情»
创作背景:
赵翼、清朝、诗词、创新
赵翼是一位道德观念深厚、文学造诣极高的清代学者。他长期从事历史学、文学研究工作,撰写了《二十二史劄记》、《陔余丛考》、《甌北集》等众多著作。赵翼对于古代诗词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他认为文学创新的关键在于超越过去的束缚,敢于突破旧有的形式限制,勇于尝试新的表达方式。
在这种背景下,赵翼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歌,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他反对机械模拟,认为创新才是文学发展的动力。他融合当时流行的诗法技巧,赋予了作品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赵翼崇尚独立思考,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历史和文学,他的作品充满着个性和独创性。
因此,这首诗成为了赵翼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了当时文学界的一道亮丽风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赵翼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理念,也能够体味到他在诗歌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个性和特点。赵翼的创新思想和作品风格,对于当代文学创作仍然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
创作背景详情»
译文及注释:
赵翼、李白、杜甫、诗篇
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現在讀起來感覺已經沒有什麼新意了。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百年(流芳百世)。
注释:李白和杜甫是唐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二,他们的诗篇至今仍广泛传颂。本段文字指出,虽然他们的诗篇影响深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读者已经感受不到新意。同时,每个国家都有众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作也将会流传百世。
译文及注释详情»
“风骚”注解:
“风骚”是一个文学上的称谓,指那些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的才华横溢之人。在中国文学史中,“风骚”一词多用于指代《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这两部作品。这两部作品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两种优良传统,即“风”和“骚”诗传统。
其中,“风”诗传统强调现实主义精神,即按照现实生活的样式再现生活,通过真实、具体、形象的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国风》中的民歌和二雅中的卿士大夫政治讽喻诗充分展现了这种精神。这些诗歌内容上关注现实、揭示现实、批判现实,在表现手法上则善于运用朴素、简洁、巧妙的比喻,来塑造真实、自然又生动的形象,以此抒发情感,反映世态炎凉。这种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后世文学中也得到了承袭和发展,比如两汉乐府民歌、建安曹魏时代的文人诗歌、北朝民歌、唐代杜甫的“诗史”作品以及中唐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等。
总体而言,“风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两种不同却又相辅相成的传统。在这两种传统的熏陶下,中国古代文学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风骚”注解详情»
赵翼简介: 赵翼,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生于1727年,卒于1814年1月10日,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