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遗山诗》拼音译文赏析

  • shān
    shī
  • [
    qīng
    ]
    zhào
  • shēn
    yuè
    xìng
    wáng
    hào
    jié
    kōng
    liǎng
    cháo
    wén
    xiàn
    shuaī
    wēng
  • guān
    weì
    hài
    cān
    zhōu
    yǒu
    shǐ
    shēn
    chóu
    shī
    chǔ
    gōng
  • xíng
    diàn
    殿
    yōu
    lán
    beī
    huǒ
    qiáo
    qiū
    fēng
  • guó
    jiā
    xìng
    shī
    jiā
    xìng
    dào
    cāng
    sāng
    biàn
    便
    gōng

原文: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译文及注释
身在阅读兴亡浩劫的时空中,感受到空无一物。两个朝代的文献都已经衰落,只有一个老人孤独地守着。虽然没有官职,但也没有因此受到伤害,还能吃到周粟。但是有着深深的忧愁,因为失去了楚弓,无法再挥洒青春。在行殿中,幽香的兰花悲叹着夜晚的火灾,故都的乔木也在秋风中哭泣。国家的不幸是诗人的幸运,因为沧桑的历史赋予了他们写作的灵感。 译文及注释详情»


赵翼简介: 赵翼,清代文学家、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生于1727年,卒于1814年1月10日,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