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陈寿(chén shòu):三国时期蜀汉的历史学家。
诸葛亮(zhū gě liàng):三国时期蜀汉重要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号卧龙。
田地(tián dì):耕作的土地。
吟唱(yín chàng):轻声唱或说。
梁父吟(liáng fù yín):《楚辞》中的一篇篇名,分为上下两篇,写梁国太守祁奚举行盛大的宴会,乐毅前来,表演箫鼓歌舞,歌吟《梁父吟》。形容古代音乐之美。
八尺(bā chǐ):指身高八尺,即2.4米左右。
管仲(guǎn zhòng):春秋时期齐国大臣,有“春秋五霸”之一的称号。
乐(yue)毅:战国时期赵国将领,有“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称号。
博陵(bó líng):今河北省徐水县。
崔州平(cuī zhōu píng):字伯道,东汉末年河北博陵人,曾任汉中郡丞,后随陶谦、袁术起兵讨伐曹操,跟随孙权抗击曹操。
颍川(yǐng chuān):今河南省禹州市。
徐庶(xú shù):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刘备关系甚好。
先帝(xiān dì):指蜀汉的创立者,先主刘备。
新野(xīn yě):今河南省新野县。
器重(qì zhòng):看重,赏识。
屈尊(qū zūn):指低头表示尊重。
拜访(bài fǎng):礼貌地探问或拜见。
天下人(tiān xià rén):指全国百姓,也泛指世人。
伸张大义(shēn zhāng dà yì):维护正义。
智慧(zhì huì):聪明才智。
谋略(móu lüè):策略、计谋。
浅薄不足(qiǎn bó bù zú):知识、经验等方面缺乏。
崩溃(bēng kuì):分崩离析,瓦解。
董卓(dǒng zhuó):东汉末年军阀,以专权残暴著称。
曹操(cáo cāo):东汉末年军阀,曾在中原地区称王。
袁绍(yuán shào):东汉末年军阀,曾在中原地区称王。
声望(shēng wàng):指人们对某人所持的尊重和信任。
弱胜强(ruò shèng qiáng):指弱小的力量战胜强大的力量。
天时(tiān shí):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挟持(xié chí):利用武力或权势威胁人质,控制对方的行动。
诸侯(zhū hóu):古代诸侯国的统治者。
化解(huà jiě):解决矛盾、危机等问题。
各方势力(gè fāng shì lì):指各路诸侯及其势力。
共同对抗(gòng tóng duì kàng):团结在一起,共同反对某一势力。
诗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