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怨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政治家和学者。他的诗作在当时便备受赞誉,后世也对其作品高度评价。然而,由于历史记载的不确定性,王昌龄的生平事迹一度较为模糊,其中包括他的籍贯、生卒年等重要信息。因此,很多人对于他的诗作的创作背景也不甚了解。 其中,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的创作时间更是无从考证,由于历史记载的不完整,很难确定他是何时写下这组诗作的。但通过对新旧唐书本传及相关论著的推考,目前大致可以确定王昌龄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生于天授元年(690)至圣历元年(698年)之间,而其去世时间则在至德二载(757年)前后。开元十五年(727年),他考中进士,开始从政,担任了补秘书省校书郎,并以其博学宏词的才华成功登科,后来又迁任汜水县尉。然而,他两次被贬职,这也是这组诗作的创作背景之一。 据推测,这组诗五首的创作时间应该是在唐玄宗年号天宝(742—756)期间,也就是王昌龄第二次被贬之前。这组诗作的主题是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表达,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王昌龄深邃的思想和才华横溢的艺术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这组诗作虽然在历史上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但对于后人研究唐代文学和历史仍有着重要的价值。


诗文: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相关标签:唐诗三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