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居杂兴》二首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王禹偁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以多次上书言事而闻名。但因得罪了当时的皇帝,他被贬到商州担任团练副使。团练副使在当时是一个常被用于安置贬调官员的空衔,生活条件也非常差。诗人在商州的生活条件下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他的生活状况可见一斑:“坏舍床铺月,寒窗砚结澌”。在这种环境下,王禹偁的心情十分愤懑,但这个无辜被贬的诗人仍然抱怨并写出了“拜章期悟主”的那首著名的诗歌。这组诗可以说是王禹偁在淳化三年(992年)春有感而作的,它描述了他在商州的困苦生活环境中的坚韧精神和顽强意志,也反映了他对官场腐败和政治黑暗的不满。这些都说明,在王禹偁看来,社会政治的既有规则和体制,并不能完全代表公正、真理和正义。


诗文: 其一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山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其二
春云如兽复如禽,日照风吹浅又深。
谁道无心便容与,亦同翻覆小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