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的赏析一

赏析一
这篇赏析一描述了宋朝著名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图》。苏轼受惠崇之邀,为其所画“春江晓景”题诗,诗中描绘了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以及归鸿等自然景观,其中还提到了对河豚的遐想。 文章中介绍了惠崇是宋初九诗僧之一,擅长画水乡和描绘飞禽走兽,因此得到王安石的高度评价。苏轼则是该画作的作者,此诗以小景点出名,并成为惠崇名画的配套赏析。 文章还提到了毛希龄对苏轼的批评。毛希龄认为苏轼在这首诗中错误地使用了“鹅”,因为“春江水暖,定该鸭知”。不过,文章指出,“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诗已经说明了在春天,万物皆有感,都会对春天的变化有所反应。同时,毛希龄也被认为是一个挑刺的人,多次攻击当时的知名士人朱熹。对于苏轼来说,毛希龄已经是很客气的了。 总之,这篇赏析一生动有趣地描述了一幅名画和与之相关的名诗,同时也展示了艺术、文学和历史的相互交织,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文化体验。


诗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相关标签:写人写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