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陈师道的《钱塘江潮》是一首描绘江潮壮观场面的诗歌。全诗共四句,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诗情灵动,情境逼真。
这首诗以钱塘江为背景,通过写江潮的壮观和气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诗的第一句“潮水方起,尽如银线”,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将初涨的潮水比作一条银色的线,显得十分柔和而细腻。所谓“被江岸约束,渐渐隆起”,则表明尽管初涨的江潮并不显眼,但它却在江岸两侧渐渐酝酿,随时可能演化成壮观的潮头。
第二句“潮头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本无色”,用神话想象手法,通过说天神倾翻玉杯的方式,强调了潮头的气势和威力。与李白的《庐山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写法相似。这种想象手法不仅增强了气氛,也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
第三句“稍喜含情凝睇处,从容便捧玉簪斜”,通过描绘观潮的人情感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喜爱之情。最后一句“沙鸥岸柳愁黄昏,更吹落、星如雨”是一个夕阳西下的气氛描写,表现了江潮在日落时分的壮观和美丽。
总之,陈师道的《钱塘江潮》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江潮浩大的场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感性情怀。该诗以写景为主,既有冷静客观的描绘,也有充满生命力和情感的渲染,深入人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诗文: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
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