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世说新语》这部书是由南朝宋代的刘义庆所写。其背景是在东晋时期,而刘义庆本人在扬州生活了一段时间,听取了周围人物的言行记录下来,又参照了其他古代笔记进行整理编辑,最终完成了这部记述自汉魏至东晋时期的笔记小说集。
《世说新语》以轶事记载为主,不仅记录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更是用简练、生动鲜活的文字给人们留下了印象深刻的形象。该书语言质朴、精炼,深得历代文人钟爱。因此,许多后世文学艺术作品都从其中寻找灵感,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
在《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一些发生在当时扬州的故事。例如:“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民后,他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画画。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大家这才知道,他是借这种方法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说新语》一书刚刚完成,刘义庆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闻讯后非常悲痛,赠其谥号为“康王”,以示哀思。虽然《世说新语》只是一本看似杂乱无章的笔记集,但它的价值在于其瑰丽多姿的文字,以及记录下来的人物故事,不仅被后世文人广为传播和借鉴,也成为了当时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诗文: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