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诗名为《龙泉行》,是一首咏物言志的诗歌。它以龙泉宝剑为对象,借用了它的故事,表达了诗人郭震对于人才埋没的感慨和不满。
诗歌的开头,借用了干将铸剑的故事,以喻自己素质优秀,陶冶不凡。这种咏物言志的手法,既能展示出宝剑的精湛品质,也能烘托出诗人自己的卓越才华和高尚品质。接着,诗人对于宝剑的外貌和内在品格进行了赞美,描绘出了一位风姿绰约、高贵不凡的君子形象。这个君子虽然居于太平年代,却仍会从君子佩用的角度出发,行侠仗义,做出有益于人民的事情。这正是诗人自己追求的目标:在时间和社会背景的制约下,仍然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人,发挥自己的价值。
最后,诗人用宝剑沦落的故事表达了自己的反思和声讨。他明确表示,人才早已造就,存在,起过作用,可惜被埋没了,必须正视这一现实,挖掘出这些被埋没的人才。这种社会意义和人才观,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十分前卫和高妙。
总之,《龙泉行》这首咏物言志的诗歌,以宝剑为媒,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埋没的不满和反思。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追求和理想,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时代和环境,是一位有志向、有追求的先进思想者。
诗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
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
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