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春半的赏析

赏析
《春愁》是唐代女词人朱淑真所作,是一首以春愁闺怨为题材的词。在这首词中,作者抒发了因为自己的婚姻不如意而日日思念意中人却无法相见的痛苦之情。 词开篇的两句“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通过女主人公的视觉和对暮春景象的感受,道出了她的无限伤感之情。这里的“此情”并未明说,但从下文及作者的婚事不遂意来看,是思佳偶不得,精神孤独苦闷;是惜春伤怀,叹年华消逝。而“无限”二字,则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明作者此时忧郁心情的浓重,大好春色处处都触发她的忧思;二是表明作者的隐忧永无消除之日,有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势头。 接着,作者用行为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她的愁绪:“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这个场景既离奇,又写实。女主人公呆怔地靠在阑干上,不见她动一下,不知她在想些什么。此句写女主人公愁怀难遣、百无聊赖、无所栖息的情态。“遍”字,写出呆留时间之长。“闲”字,看来显得轻松,实则用意深重,这正表现了作者终日无逅、时时被愁情困锁不得稍脱的心境。她因无法排遣愁绪,只得发出“愁来天不管”的怨恨。此句写得新颖奇特,天,本无知觉,无感情,不管人事。而她却责怪天不管她的忧愁,这是因忧伤至极而发出的怨恨,是自哀自怜的绝望心声。 总的来说,《春愁》写出了女主人公因为不如意的婚事而带来的孤独和绝望,将自己的心情与春天的美景相结合,通过鲜明生动的语言形象地展示出她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其引起了读者对现实社会中女性在婚姻方面权利不足的共鸣,也表达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苦闷和无奈。


诗文: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相关标签:春天婉约宋词三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