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这篇写作背景主要是讲述南宋建立的历史背景以及南宋政权内部派系斗争和外部抗金斗争的情况。1127年五月,宋康王赵构在南京即位建立南宋王朝,成为高宗。李纲被任命为宰相,积极改革弊政,充实国库,整军备战,主张北伐,反对迁都江南,坚决抵抗金兵侵扰。然而,高宗信任的仍是卖国的主和派,执意与金议和以求偏安一隅。此时,李纲仅任75天宰相就被罢免。秋天,张元干看到南宋王朝日渐衰弱,仅存江南一隅,感到义愤填膺,赋《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词表达了他收复中原的豪迈气概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并支持李纲抗金斗争。但仍遭到朝廷奸臣之谤。后来,江南战火逐渐平息,高宗帝定居临安,任命奸臣秦桧为参知政事。主战派被排挤,仁人志士都不愿与其同流合污,只得退隐林泉,啸傲山水。张元干也辞官回到故乡。绍兴八年(1138年)冬,奸臣秦桧、孙近等筹划与金议和、向金营纳贡,李纲坚决反对,张元干闻之怒不可遏,作《再次前韵即事》诗,痛斥秦桧,表达了对南宋政权内部的抨击和对抗金斗争的支持。这篇写作背景详尽记录了南宋建立后的政治动荡和历史变迁,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及人民的苦难和斗争。


诗文: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相关标签:宋词三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