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二:
这篇写作背景二将简要介绍辛弃疾以及他所处的历史背景。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志士,其词作以其广泛流传而且深为人们所喜爱。这首词《青玉案·元夕》就是他在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其中蕴含着他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振兴中华的渴望。
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在21岁时就参加了抗金起义。然而,起义失败后他返回南宋,并就任了多个地区的长官,致力于安定民生和训练军队,同时也极力主张收复中原。然而,由于其性格和权谋手段不够强硬,还有与一些权贵的矛盾,他遭到了排斥和打击,长期得不到重用。
公元1188年,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此词当作于这次会见又分别之后。此次会面,辛弃疾与诸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讨论国家前途,交流情谊,也让他重新燃起了为国家出力的壮志。
总之,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他黯淡无光的人生中所作,代表了他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慨。其背景也反映出南宋时期的动荡和重重困境,同时也展现出辛弃疾舍弃个人恩怨,始终以国家前途为念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