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段诗句通过从怨女和征夫的角度来营造悲剧氛围,表现了封建兵役制下外有征夫,内有怨女的悲惨现实。本词从捣练制衣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捣练工具的描写,展现了怨女的艰辛家务劳动,以及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词用情绪真挚、意境优美而传神地反映了军嫂的辛酸与苦痛。
词人巧妙地将“砧面莹”和“杵声齐”这两句文字间蕴含的丰富意蕴,与承接下来的“捣就征衣泪墨题”一句,相得益彰。在表达上述内容的同时,还能引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探讨,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关注家庭和情感的主题。
词末两句则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戍人的苦难和离别之痛。简洁的语言却透露出深切的感情。特别是那“玉关”的三字,仿佛在眼前生动呈现出无尽的苍茫戍地、漫长归期和无法预知的命运,令人为之动容。
总之,本词情感真挚,意境深刻,并通过刻画怨女和征夫的角度来揭示封建兵役制下的悲剧。读者在细品之余,不仅能感受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能从中汲取到人生哲理和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