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爱国诗人,他生于宋朝,于南宋时期活跃于政治和文化界。公元1196年(宋宁宗庆元二年),他所居住的带湖寓所毁于火,不得已离开了这个曾经的居所,辗转来到位于铅山的期思渡别墅。
在期思渡别墅,辛弃疾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特别是瓢泉,宛如瓢形的清泉,更是赋予了这个地方无限的诗情画意。辛弃疾深深地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他在这里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词作。其中,就包括了这首著名的《瓢泉水》词。
《瓢泉水》词是辛弃疾在瓢泉寓所期间所创作的一首以云山之美为主题的词作。它吟咏的是自然美景和作家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辛弃疾的高超才华和丰富的情感。
这首词描绘了瓢泉水清澈见底,流淌于峭壁之间,碧波荡漾的景象。作者以此为引,勾勒出了云山的山水之美和高远之感。他用极富艺术感染力的语言,抒发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唐宋词鉴赏辞典》记载:“此词入‘唐词后期以来’一类,抒写云山之兴叹,而不涉时事,很是纯雅。”可以看出,《瓢泉水》词凭借其清新、朗逸的意境和华丽、优美的文学表达,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诗文: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