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黄鹤楼》是唐代文学家崔颢所作的一首诗歌,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展现了它的壮丽气势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文章开头的两句中,作者点明了黄鹤楼的地理位置,使读者产生了清晰的空间感,接着通过《图经》中所载的费祎登仙回来休息,并驾黄鹤而归,取名“黄鹤楼”的故事,用以证明黄鹤楼得名的真实性。接下来,作者引用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和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所记述的关于黄鹤的神话故事来增强黄鹤楼命名由来的说服力。
在描述黄鹤楼外貌方面,作者采用了对偶句,巧妙地运用高、耸、巍峨、巃嵸等形容词,刻画出黄鹤楼的整体形象,再通过“上倚河汉”、“下临江流”等手法,表现出黄鹤楼高耸入云、气势非凡的特点。此外,作者还运用对偶句来描述黄鹤楼的建筑结构,强调其雄伟气势,展现出黄鹤楼的巨大规模和宏伟建筑。
在最后一句中,作者使用了“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一组对偶句,生动描述登上黄鹤楼后所能看到的壮丽景象,使读者产生了亲身体验的感觉。
总的来说,《黄鹤楼》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展现了其历史文化价值和壮丽气势,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诗文: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何必濑乡九柱、东阳八咏,乃可赏观时物、会集灵仙者哉。
刺使兼侍御史、淮西租庸使、荆岳沔等州都团练使,河南穆公名宁,下车而乱绳皆理,发号而庶政其凝。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游必于是,宴必于是。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乃喟然曰:“黄鹤来时,歌城郭之并是;浮云一去,惜人世之俱非。”有命抽毫,纪兹贞石。
时皇唐永泰元年,岁次大荒落,月孟夏,日庚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