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诗是宋朝九僧之一保暹的代表作品,以其精微细致而闻名。诗中通过描绘深山幽静的秋景和诗人淡泊名利的情操,传达出一种远离尘嚣、归于自然的境界。
诗的第一联“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通过“清阴”二字切合秋天时令,概括了山中树木绿竹枝叶茂盛的景象。而“合”字则呈现了路两旁枝叶交覆的情况,不言而喻地表现了“秋径”的存在。诗人将自己“闲行”的心情融入其中,更加深化了对自然景色的领会。“意有凭”三字巧妙地把人与境融为一体,从而表达出诗人渴望与自然相融合的愿望。
第二联“一阵秋雨过,凉气沁人时;幽无人至处,闻步上香祠”,则更加突出了山中的幽静。雨后的山林中,空气凉爽怡人,诗人更加陶醉于其中。与此同时,僻静无人的小路上,传来了僧人回香祠的脚步声。诗人通过对境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于自然清幽环境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以动写静,通过诗人的心灵感受及经历,将景物和人物融为一体,展现出山中天地之间的自然美妙。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禅意,表达出诗人追求禅定和禅境的内在渴望。
诗文: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