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背景:
《蜀相》一诗是唐代杜甫所作,写的是诸葛亮这位蜀汉国的丞相。杜甫当时定居成都的浣花溪畔,在探访了蜀汉建都地成都附近的诸葛武侯祠后,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当时的年份据仇兆鳌注断定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而杜甫刚到成都时作。他结束了为时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朋友的资助下才能在成都安居乐业。成都曾经是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武侯祠。杜甫在此时写下了这首珍贵的诗篇,通过赞颂诸葛亮,表达了自己对于报国无门、抱负无从实现这一情感的深刻理解和内心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虽然杜甫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由于仕途坎坷,他抱负无法施展。当时正值安史之乱未平,国势艰危,生灵涂炭。对于开拓基业和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杜甫充满了敬仰和钦佩之情。
《蜀相》一诗不仅是诗人杜甫感人至深的思想和情感的体现,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了唐代文学和历史的背景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