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章甫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陈章甫,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很有才学,曾应制科及第,但由于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然而,他上书力争,吏部辩驳不了,最终破例录用。这件事情受到天下士子的赞誉和关注,大大提高了他的声望和知名度。 尽管如此,陈章甫并没有在官场上实现更远大的成就,也不再积极追求官位。相反,他选择隐居在嵩山,并经常住在寺院或郊外,活动于洛阳一带。这首诗大约是在他罢官后登程返乡之际,由李颀送行的时候写成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中作者称陈章甫为“郑国游人”,自己则自称为“洛阳行子”,可见双方都是天涯沦落人。诗中出现的“旧乡”、“故林”等字眼,被认为是指嵩山地区,而不是陈章甫原来的老家江陵。 陈章甫尽管不再积极追求官场的成功,但他的才华和诗歌作品仍然广受赞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心态和生活状态。他放下了那些功利和虚荣,在自己热爱的环境中安享自由和宁静。他的一生,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人生的智慧。


诗文: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相关标签:送别唐诗三百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