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季:季孙氏,指鲁国的季氏贵族; 颛臾:在今日的山东蓬莱市东南的海滨地区,当时是一些小国的聚居地,后来成为齐国的一部分; 冉有、季路:孔子的弟子; 用兵:发动战争; 责备:批评、指责; 先王:指传说中的古代王朝,如夏、商、周等; 主管:管理、负责; 东蒙山祭祀:指祭祀山东半岛的蒙山,是鲁国的重要宗教活动; 藩属国: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虽有一定独立性,但也受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控制和影响; 臣下: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下级官员或居民; 周任:《周易》的作者周公,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 施展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 胜任:有能力做好某项工作; 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比喻明知某事不好,却不去阻止或改正; 颤颤巍巍:蹒跚、摇摇晃晃; 搀扶的人:指帮助别人的人; 错:错误; 龟甲:古代占卜用的龟壳,有时也用来记录历史事件; 玉器:古代祭祀用的玉器; 占卜: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设定卜筮结果等方式预知未来; 祭祀:对神灵或祖先进行的仪式; 城墙:城市周边的围墙; 坚固:牢固耐用,不易被攻破; 封地:诸侯分封的土地,通常是给予在国家创立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人; 子孙:后代; 忧虑:担忧、担心;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厌恶:讨厌、反感; 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指那些明明希望得到某种东西,却不愿意直言表达,反而找各种借口的人; 邦国:一个独立国家或地区; 大夫: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贵族的一种称谓; 财物分配公平合理:指财富平均,不会出现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 上下和睦:指国家内部的各个阶层、阶级之间的和睦相处; 社会安定: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都保持稳定的社会状态; 倾覆:崩溃、灭亡; 修治文教德政:通过推广文化、教育和德政来治理国家,并使其更好地发展; 与求:指邀请和请求; 远方:指较远的地方。


诗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