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上面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兆7年(1235年)大元十二年,当时青、兖两州刺史在得到荆州刺史殷仲堪的支持后,以讨伐司马道子的朋党王国宝、王绪为由起兵,使东晋战火再次燃起。然而,这场战争却为一个名叫孙思的道教首领所利用,他趁机聚众反晋,在海上攻打上虞,接着杀县令,袭据会稽,并拥兵数万。很快,会稽、吴郡、吴义、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淳安等八郡纷纷响应了孙思的号召,孙思率领大军准备进攻建康。东晋政府紧急派出刘牢之指挥北府兵前去镇压,经过几次激烈的战斗,孙思的部队最终被击败退回海岛。但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孙思又重新攻打上虞,并杀死了谢谈,刘牢之率领军队再次进攻孙思,最终孙思大败退回海岛。但是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孙思的军队沿海北上到长江口,攻击晋国内史袁山松的驻防沪读,然后率领拥有超过10万兵士和2000多艘船只的军队进攻建康。与此同时,晋廷所派刘牢之率领军队在京口对抗孙恩。最终孙思的军队再次失败,损失惨重,孙恩率领余部撤退至海岛。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孙恩再一次举军攻打临海,但是失败后他选择了投海自杀。这场战争让东晋政府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孙思作为一名道教领袖也因此名垂青史。
诗文: 陈遗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