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言形式却很相似,都是由叙入议,通过对比的方式显得格外鲜明。孟子在文章中多次运用了“与民同乐”这个词语,以此来强调国君需要关注人民的感受,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孟子还通过反复强调“王者之道”,来打动齐王,表明他的治国思想是建立在君王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基础上的。
此外,孟子的辩论艺术也值得赞赏。他在辩论中能够巧妙地设喻,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着极强的说服力。他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且与齐王进行了思想上的碰撞,最终引导齐王接受了自己的主张。
总之,孟子及其弟子们的思想与著作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通过谈论人性、政治理念等话题,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技艺以及他的“与民同乐”思想,这些都体现了孟子为人民谋福利的思想与治国理念。
诗文: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畋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蹩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