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
孟子及其弟子的主要特点是:善于辩论和逻辑思考,同时注重政治实践。孟子被称为雄辩家,能够善辩,运用巧妙的辞令去说服他人。然而,他并不是出于爱好而善辩,而是为了推行自己的理念和政治主张。孟子循着问题的思路,逐步展开论述,注重围绕中心,整体论述,通过启发与阐释相结合进行言论,从而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达到引而不发、跃如也的讲话艺术。 孟子不仅是理论家,更是行动家,他强调政治实践,认为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孟子非常关注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福祉,在处理问题时,他以爱民保民和制止嗜杀好战的原则去指导治国。孟子反对暴力和战争,主张通过温和的手段来维护社会稳定,使天下归附,从而实现国家的一统。此外,孟子还注重察言观色,能够根据对方的情绪和表情来择言,达到更好的说服效果。总体而言,孟子及其弟子在辩论和思考方面具有很高的才能,并注重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诗文: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