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篇的简析

简析
《吁嗟篇》是曹植根据乐府旧题《苦寒行》创作的诗歌,取其句首“吁嗟”二字为篇名。该诗实际上是一首歌咏“转蓬”的咏物诗。所谓“转蓬”,是指菊科植物中的一种花朵,秋天时干枯凋零,遇风就会随风而转动。这与人们离乡漂泊的景况相似,因此被诗人常用于歌咏。曹操的《却东西门行》中也出现了“转蓬”一词,曹操用其“随风远飘扬”的特点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但是,曹植在《吁嗟篇》中表现出对“转蓬”的痴迷和注视,却和他政治上的坎坷遭遇有关。曹植的父亲曹操在政治上曾多次遭遇挫折,而曹植本人也因为父亲的原因而多次受到排挤和不公平待遇。在这篇诗歌中,曹植将转蓬的形象投射到自己身上,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坎坷遭际和无奈。同时,他也把转蓬作为一种自由、独立的象征,表达了自己不愿为权贵所屈从的态度。 总之,《吁嗟篇》是曹植创作的一首歌咏“转蓬”的咏物诗,借助转蓬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离乡漂泊和政治上遭遇的感受。


诗文: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
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


相关标签:咏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