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刘邦采用了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项羽怀疑范增和汉国私下勾结,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已经大致确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能让我告老还乡。”
【汉字译文】
1. 项羽(xiàng yǔ):楚国末代君王,秦末农民起义领袖
2. 离间(lí jiàn):挑拨离间,分化疏远
3. 疏远(shū yuǎn):渐行渐远,关系疏散
4. 怀疑(huái yí):心存疑虑,不信任
5. 私下(sī xià):暗地里,不公开
6. 剥夺(bō duó):夺取,夺走
7. 大怒(dà nù):非常生气
8. 君王(jūn wáng):君主,国王
9. 大事(dà shì):重大的事情,指政局
10. 大致(dà zhì):大体上,大概
11. 处理(chǔ lǐ):处理,安排
12. 告老还乡(gào lǎo huán xiāng):告别职务,回到故乡
【注释】:
刘邦采用陈平提出的离间计策,使得楚汉之间的关系疏远。而项羽怀疑范增与汉国私下勾结,即便范增一再表明自己的忠诚,项羽仍然对他产生了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范增自认为自己已无法施展才华,遂要求退隐回家。
诗文: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