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州学记的鉴赏

鉴赏
《袁州州学记》是一篇描写宋代知州祖无择兴建新学宫、李觏在宜春讲学时的议论的散文文章。这篇文章历经千年,依旧能够引人深思。 在文章中,李觏通过比较秦汉两朝的政治现象,表达了他对儒家文化的推崇与视之为国家管理不可缺失的基石的信念。他指出,秦始皇强行焚书坑儒,最终导致了秦帝国的瓦解和政权更迭。而汉武帝和汉光帝则致力于发扬儒家学说,使得社会风气得以纯正,并且从根源上避免了腐败现象。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李觏强调了领袖层的责任,认为只有遵循儒家的正道理,才能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文章的核心思想是国家政治必须以儒家的道德思想为后盾才能稳定长治。李觏虽然把“君”解读成“国家”,但是他的立场还是非常明显的,是要为国家的发展着想,并且呼吁人们将儒家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践行忠孝仁义等传统价值观。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鉴赏,我们可以看到宋代士人强烈地推崇儒家文化,并从心理上接受了统治阶级的权威性,但是也在努力地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该文章也具有普遍意义,提醒人们明确正确的价值观,践行正道,为社会的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


诗文: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睢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此年实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记。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