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蒉扬觯的解析

解析
这段文字描写了杜蒉进谏平公的一个情景。杜蒉是一个善于提意见的人,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认为平公有所不是,并且希望能够对此进行劝谏。但是,在当时,如果直接指出平公的不是,平公未必能够接受。因此,杜蒉在罚酒三杯之后,离开现场,引起了平公的怪异。直到平公主动询问,杜蒉才一一说出自己的想法。最终,平公也接受了杜蒉的建议。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当我们发现身边的人或事有问题时,不一定要马上指出来,可以采用一些间接或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想法,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并理解。同时,杜蒉的做法也说明了善于提意见的重要性,只有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予建议,才能更好地促进问题的解决。


诗文: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