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蒉扬觯》拼音译文赏析

  • kuì
    yáng
  • [
    xiān
    qín
    ]
    míng
  • zhī
    dào
    weì
    zàng
    píng
    gōng
    yǐn
    jiǔ
    shī
    kuàng
    diào
    shì
    zhōng
    kuì
    wài
    lái
    wén
    zhōng
    shēng
    yuē
    ān
    zài
    yuē
    zài
    qǐn
    kuì
    qǐn
    jiē
    ér
    shēng
    zhuó
    yuē
    kuàng
    yǐn
    yòu
    zhuó
    yuē
    diào
    yǐn
    yòu
    zhuó
    táng
    shàng
    beǐ
    miàn
    zuò
    yǐn
    zhī
    jiàng
    ér
    chū
  • píng
    gōng
    ér
    jìn
    zhī
    yuē
    kuì
    nǎng
    zhě
    ěr
    xīn
    huò
    kaī
    shì
    ěr
    yán
    ěr
    yǐn
    kuàng
    yuē
    mǎo
    zhī
    dào
    zài
    táng
    weí
    mǎo
    kuàng
    tài
    shī
    zhào
    shì
    yǐn
    zhī
    ěr
    yǐn
    diào
    yuē
    diào
    jūn
    zhī
    xiè
    chén
    weí
    yǐn
    shí
    wàng
    jūn
    zhī
    shì
    yǐn
    zhī
    ěr
    yǐn
    yuē
    kuì
    zǎi
    feī
    dāo
    shì
    gòng
    yòu
    gǎn
    zhī
    fáng
    shì
    yǐn
    zhī
    píng
    gōng
    yuē
    guǎ
    rén
    yǒu
    guò
    yān
    zhuó
    ér
    yǐn
    guǎ
    rén
    kuì
    ér
    yáng
    gōng
    weì
    shì
    zhě
    yuē
    feì
    jué
  • zhì
    jīn
    xiàn
    yáng
    weì
    zhī

原文: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安在?”曰:“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旷饮斯!”又酌曰:“调饮斯!”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尔饮调,何也?”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尔饮,何也?”曰:“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相关标签:古文观止写人

译文及注释
知悼子去世,还未下葬,平公在喝酒,师旷和李调侍候,敲着鼓钟。杜蒉从外面来,听到钟声,问:“在哪里?”平公回答:“在寝室里。”杜蒉走进寝室,走上阶梯,倒酒说:“旷喝这杯!”又倒酒说:“调喝这杯!”再倒酒,自己坐在堂上北面喝。喝完后,杜蒉下去离开了。

平公叫住他,问:“杜蒉啊,之前你可能对我敞开心扉,所以我没和你说话。你为什么要给旷倒酒?”杜蒉回答:“子卯(知悼子的字)不开心。知悼子在堂上,子卯的心情一定很沉重。旷是太师,没有颁布诏令,所以我给他倒酒。”平公又问:“你为什么给调倒酒?”杜蒉回答:“调是君主的亵臣,为了让他忘记君主的病痛,我给他倒酒。”平公又问:“你为什么给自己倒酒?”杜蒉回答:“我是宰夫,不是和他们一样的身份,也不敢和他们一样地防备,所以我给自己倒酒。”平公说:“我也有过错,给我倒酒吧。”杜蒉洗了杯子,倒了酒,平公说:“如果我死了,一定不要废除我的爵位!”

从那时起,倒酒并扬起酒杯的仪式被称为“杜举”。
注释:
知悼子卒:知悼子是一个人名,卒指去世。

平公饮酒:平公是一个人名,饮酒指他在喝酒。

师旷、李调侍:师旷和李调是两个人名,侍指他们在侍候平公。

鼓钟:鼓和钟是两种乐器,这里指他们在演奏。

杜蒉自外来:杜蒉是一个人名,自外来指他从外面进来。

闻钟声:指他听到了鼓钟声。

历阶而升:历阶指他走过了台阶,升指他上了楼。

酌曰:“旷饮斯!”:酌指他倒酒,旷饮斯指他倒给师旷喝。

又酌曰:“调饮斯!”:调饮斯指他倒给李调喝。

堂上北面坐饮之:堂上指他们在大厅里,北面坐指他们坐在北面的位置,饮之指他们在喝酒。

降趋而出:降指他下楼,趋指他快速走出去。

平公呼而进之:呼而进之指平公叫他进来。

曰:“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曰指平公说,蒉指杜蒉,曩者指以前的事情,开予指向我敞开心扉,不与尔言指我没有和你说。饮旷何也指你为什么给师旷倒酒。

“尔饮调,何也?”:尔饮调何也指你为什么给李调倒酒。

“尔饮,何也?”:尔饮何也指你为什么喝酒。

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宰夫指他是厨师,非刀匕是共指他没有和平公一起用餐,又敢与知防指他敢和知防这个高官一起喝酒。是以饮之也指这就是我喝酒的原因。

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寡人指平公自称,有过指我也犯了错误,酌而饮寡人指我也要喝酒。

洗而扬觯:洗指他洗净了酒杯,扬觯指他举起酒杯。

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如我死指如果我去世了,必毋废斯爵也指我的爵位不能被废除。

杜举:杜举指这种喝酒的方式,以杜蒉的名字命名。


译文及注释详情»


解析
这段文字描写了杜蒉进谏平公的一个情景。杜蒉是一个善于提意见的人,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认为平公有所不是,并且希望能够对此进行劝谏。但是,在当时,如果直接指出平公的不是,平公未必能够接受。因此,杜蒉在罚酒三杯之后,离开现场,引起了平公的怪异。直到平公主动询问,杜蒉才一一说出自己的想法。最终,平公也接受了杜蒉的建议。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当我们发现身边的人或事有问题时,不一定要马上指出来,可以采用一些间接或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想法,让对方更容易接受并理解。同时,杜蒉的做法也说明了善于提意见的重要性,只有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给予建议,才能更好地促进问题的解决。 解析详情»


译文及注释
在这段古文中,出现了一些人物和事件,需要整理补充汉字译文及注释。 知悼子死,还没有下葬。 - 知悼子是一个人名,已经去世但还没有下葬。 平公饮酒(作乐),师旷、李调陪伴侍奉,敲击编钟(演奏乐曲)。 - 平公是一个人名,正在喝酒作乐,师旷和李调陪伴在旁边,并敲击编钟演奏乐曲。 杜蒉从外面来,听到编钟声,说:“(平公)在哪?”(仆人)说:“在寝宫。” - 杜蒉是一个人名,从外面听到编钟声想找到平公,询问仆人在哪找到平公。 杜蒉前往寝宫,拾阶而上。斟酒道:“师旷干了这杯。”又斟酒道:“李调干了这杯。”又斟酒,在大厅的北面(面对平公)坐下干了酒。走下台阶,跑着出去。 - 杜蒉找到平公,并和师旷、李调一起喝酒,然后走下台阶跑出去了。 平公喊他进来,说:“蒉,刚才我心想你可能要开导我,所以不跟你说话。你罚师旷喝酒,是为什么啊?” - 平公喊杜蒉回来,询问为什么要罚师旷喝酒。 (杜蒉)说:“子日和卯日不演奏乐曲(据说夏朝的桀王逃亡在山西安邑县于乙卯日死亡;商朝的纣王在甲子日自焚死亡。后代君王引以为戒,以子卯日为‘疾日’,不演奏乐曲)。知悼子还在堂上(停灵),这事与子卯日相比大多了!师旷,是太师啊。(他)不告诉您道理,所以罚他喝酒啊。” - 杜蒉解释说,因为现在是知悼子未下葬的时期,而这个时候与“疾日”相比,举行庆祝活动是不合适的,所以罚师旷喝酒。 “你罚李调喝酒,(又是)为什么呢?”(杜蒉)说:“李调,是君主身边的近臣。为了一点喝的一点吃食忘记了君主的忌讳,所以罚他喝酒啊。” - 杜蒉解释说,因为李调作为君主身边的近臣,在庆祝活动中不应该忘记君主的忌讳,所以罚他喝酒。 “你自己(罚自己)喝酒,(又是)为什么呢?”(杜蒉)说:“我杜蒉,膳食官而已,不去管刀勺的事务,却敢干预(对君主)讲道理防范错误的事,所以罚自己喝酒。” - 杜蒉自罚喝酒,是因为她虽然只是负责膳食,但是也勇于提出对君主的建议和警告,因此要以此自惩。 平公说:“我也有过错啊。斟酒来罚我。”杜蒉洗干净然后高高举起酒杯。 - 平公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要求杜蒉斟酒去罚自己,并向杜蒉举起酒杯表示感谢。 译文及注释详情»


佚名简介